公元705年2月20日的夜晚,外面战鼓雷鸣、喊杀声此起彼伏,而病榻上的武则天早已不再为这些声音所动。她闭目躺在床上,心中却清楚地知道,今天终于是来临的那一天,尽管她曾凭借铁腕的手段延缓过这一天的到来,李家的江山终究是要还给李家的。她曾经料想威海期货配资,自己的手段足以维系政权的稳定,但眼下这一刻,依旧显得无力。
正当她在沉思时,迎仙宫的大门被猛地推开,继而一个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老人出现在门口。看到这位老人的那一瞬间,武则天的脸色骤然一变,怒火从她的眼中喷薄而出。她满脸愤怒地指着老人,声如洪钟:“狄仁杰,果真还是骗了我!”她的话语里,充满了失望与愤怒,那是一种深藏已久的隐忍与彻底的背叛。
这位闯进宫殿的老人是谁?武则天为何怒不可遏?狄仁杰究竟做了什么?一切的答案,都要从那位总是口头禅为“元芳,此事你怎么看”的狄仁杰说起。
展开剩余86%回溯至天授二年,也就是691年,年届61的狄仁杰在唐朝政坛上已经算得上是年长的老人,却依然凭借正直和忠诚坐上了宰相之位。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虽然他的年纪逐渐增大,但他为人刚正不阿,不图权贵,所以深得武则天的信任。彼时,武则天刚刚登基,急需培养心腹来稳固自己的政权,尤其是在朝堂上那些效忠李唐的旧臣们纷纷被打压后,狄仁杰凭借忠诚得到了这个机会。
尽管狄仁杰表面上对武则天言听计从,实际上,他的心仍然忠诚于李唐王朝。这一点,并非因为他对武则天的政权不满,而是出于深知,武则天的年龄渐长,李唐的血脉才是大唐王朝的根本所在。曾经的废太子李显,不仅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还是拥有皇位继承权的合法继承人。然而,武则天却在继位后极力推动将皇位传给武家子弟,以保证武周王朝的延续。这个问题困扰了她许久,甚至在许多与狄仁杰的交谈中,都反复思考着该如何做出选择。
有一天,武则天与狄仁杰谈及此事时,狄仁杰抛出了一个让她深思的问题:“陛下,如果您百年之后,儿子定会去太庙祭奠,但侄子会去吗?毕竟,您对侄子而言只是姑姑,并非母亲。”这句话一语点破了武则天内心深处的隐忧。她明白,亲生儿子的继位,意味着她依旧能够掌控权力;而若是侄子继位,那么一切都将变得未知和不确定。正是这番话,让武则天下定决心,召回了李显并册封他为太子。
正因为狄仁杰在关键时刻的智慧与忠诚,才使得李唐王朝得以恢复,但随着武则天年事渐高,她开始意识到,必须找一个忠心耿耿、能继续辅佐她治国的人选。于是,她开始询问狄仁杰,是否有合适的继任者。狄仁杰毫不犹豫地推荐了张柬之,他在朝中严肃公正,为人正直且忠诚,是理想的宰相人选。
然而,武则天却并不完全认同她的提名,摇头说道:“张柬之确实不错,但他与你年纪相仿,怎能担任宰相?”尽管如此,狄仁杰并未放弃,每当机会来临,他总会再次向武则天推荐张柬之。经过长时间的推举与劝说,最终武则天决定任命张柬之为宰相,正是这个决定,奠定了张柬之在朝中的地位,也为后来的政变埋下了伏笔。
然而在公元700年,狄仁杰因病去世,这位曾经为大唐捧心奉献的忠臣走向了人生的终点。此时,武则天仍牢牢把控着朝政,而李显依然未能真正掌权。然而,狄仁杰却死得心安,因为他知道,张柬之已经牢牢扎根朝中,未来的政权将由他接管。
随后的几年,武则天逐渐将更多的政务交给了张柬之。但令人没想到的是,武则天晚年的宠臣,张易之与张昌宗兄弟,却因过度宠爱而渐渐操控了朝政,他们开始越过宰相和太子,直接向武则天传达权力,并借此大肆干预国政。这不仅激起了李唐旧臣的反感,也让张柬之感到极度的不安。
一次,在一场家族聚会中,绍王李重润与永泰郡主等人聊到张氏兄弟的所作所为,言辞之间对二人愈发猖狂的行为表示了不满。消息很快传到了张易之和张昌宗的耳中,他们纷纷加油添醋,将此事向武则天告发。武则天暴怒,命令李显立刻审讯自己的子女,最终,李显只能含泪处决了自己的儿子李重润和怀孕的女儿永泰郡主,魏王武延基也被迫致死。张柬之愤怒至极,意识到如果不采取行动,李唐的血脉将会被这些人无情地消灭。
于是,张柬之决定发动政变,向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求助。李多祚犹豫不决,毕竟他清楚武则天的手段狠辣,许多人都害怕与她为敌。张柬之气愤地质问:“谁赐予你今天的荣耀?难道你忘了高宗皇帝的恩情?”在张柬之的激励下,李多祚最终同意了参政。
运筹帷幄已久的张柬之集结了自己的力量,决定在正月二十二日发动政变。当晚,张柬之率领五百羽林军,攻占洛阳玄武门,并将张氏兄弟困在了集仙殿。然而,就在这一刻,太子李显却犹豫了。面对即将到来的变故,他却提出:“如此行事,定会让天子受惊,且等以后再做不迟。”这一番话让围绕着他的将领们哑口无言,王同皎直接将李显抱上战马,急速赶往玄武门。
当李显终于到达后,张柬之毫不犹豫下令攻入集仙殿,张易之与张昌宗被迅速斩杀。接着,张柬之带领官员包围了武则天的寝宫迎仙宫。武则天已经知道政变的消息,面对宫外的喊杀声,她心中满是复杂的情感,毕竟这是她一生所掌控的政权即将告终的时刻。
当张柬之推门而入,武则天的冷静瞬间被愤怒替代,狄仁杰当年的预谋终于迎来了结果。她明白,张柬之之所以如此执着地被推荐给自己,背后有着深远的政治谋略。
站在她面前的,不仅仅是张柬之,还有已然长大的太子李显。武则天的怒火稍微平息,她冷冷地对李显说道:“是你让他们这么做的吗?既然张易之与张昌宗已死,那你可以回东宫了。”
这时,张柬之和朝臣们纷纷跪地请求:“太子年岁已高,难以再回东宫,请陛下顺应天命,传位给太子!”言下之意,已是迫使武则天让位给李显。
沉默许久,武则天最终点
发布于:天津市新宝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