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历史性的冲突中国股票配资网网站,是两大强大少数民族之间的生死较量。参战的双方分别是代表十三世纪最强战斗力的蒙古铁骑与曾声势浩大的女真战士。对于这一战的规模与历史意义,整个东亚大陆数百年的历史中,从未出现过如此震撼的局面。
回顾以前,无论是赵光义两度动用国力北伐,还是宋辽澶渊之盟前的决战,甚至是金灭北宋的“靖康之变”,都没有动员过如此庞大的兵力。此次的决战,不仅将影响蒙、金两大帝国的存亡,更决定了北方草原的主宰者,甚至整个东亚的未来。胜者将能一统北方草原,甚至掌控整个东亚;而败者的代价,不仅是退出竞争,更有可能是彻底的崩溃、国破家亡。
1211年八月,在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交界处,当双方数十万骑兵在险峻的隘口交锋时,野狐岭之战成为了改变历史的关键时刻……
展开剩余82%宋、金之间的恩怨最早可以追溯到1127年的“靖康之变”,那场改变北宋命运的悲剧让两国关系急剧恶化。更早之前,双方并无太多积怨,甚至在联手攻打辽国时,曾有一段短暂的盟友关系。而尽管蒙古与金国都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彼此之间也从未发生过大的冲突。然而,自从蒙古的崛起开始,女真王朝便成了蒙古人心中不可磨灭的敌人。
金国的起源可追溯到白山黑水之间,女真族曾长期受到辽国的欺凌与压迫。最终,完颜部首领阿骨打发动反抗,成功建立了金国。然而,金国在统一北方并入主中原后,未能吸取辽国灭亡的教训,反而在扩张过程中采取了极为压制的政策。为了削弱蒙古力量并长期控制草原,金国对蒙古各部实行了残酷的“减丁”政策:每三年一次的掠杀,使蒙古部落的男性人口大幅减少,甚至采取砍去蒙古人拇指的手段,让他们无法握弓射箭。
然而,这种压迫并未能摧毁蒙古人的力量,反而在仇恨中促使他们凝聚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铁木真(即成吉思汗)的出现,点燃了蒙古人压抑多年的愤怒。成吉思汗不仅因金国的侵略而对其心生仇恨,还因家族遭遇金国的屠戮,成为了对金国展开报复的决心所在。虽然在力量上,蒙古的情况远不如金国强大,但成吉思汗依然决定踏上征伐金国的道路。
1211年2月,成吉思汗带领大军,在克鲁伦河上游发起南下伐金的誓师。此时的金国,原本安逸的日子已久,金帝完颜永济的反应首先是难以相信,继而是恐惧。面对此时的蒙古大军,他的第一个反应竟是求和,但成吉思汗毫不留情地拒绝了他。金国皇帝此时只能动员军队迎战。
金国为了防御蒙古人进攻,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修建一条长达六百里的长城。这条“金长城”不同于明代的长城,它并非由连续的高墙构成,而是以壕沟为主,再辅以堡垒、关隘的组合防线。金国在长城上投入了大量资源,但这条防线并未给蒙古军队带来太多的阻碍。最终,蒙古大军突破了乌沙堡,成功切断了金军的补给线,接着猛攻至金国北方。
这一系列的胜利使蒙古军队的士气大振,但金国的指挥体系却开始动摇。完颜永济在接连的失败后,终于决定将军事指挥交给了参知政事完颜承裕。然而,完颜承裕的决策却陷入了更大的危机,面对蒙古军的强势进攻,他选择放弃了桓、昌、抚三州,而带领军队撤退至野狐岭。这一决定,注定将使金国的命运更加艰难。
野狐岭,作为燕山与阴山之间的一个重要山脉,地理位置险要,曾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此时的金国,占据了地理优势,有着强大的兵力,但依然选择撤退。完颜承裕的这一选择,反而给了成吉思汗一个攻占的机会。
蒙古军首先由木华黎带领,进行了一场猛烈的攻势。战斗异常惨烈,成吉思汗指挥的蒙古铁骑在战场上展现了无比的勇猛与决心。最终,金国大军在野狐岭全线崩溃,完颜承裕带领残兵逃亡。然而,这一战的后果远未结束,成吉思汗的追兵紧随其后,将金军彻底击溃。
野狐岭一战,不仅重创了金国的军力,还标志着金国的衰败。随着蒙古大军突破长城,金国的灭亡几乎成为了不可避免的结局。1214年,金国在被压迫的境地下,选择迁都南京,正式放弃了黄河以北的大片领土。这个曾经强盛的女真帝国,经过野狐岭的惨败后,再也无法恢复往日的辉煌。
从此,金国的百年基业在这场史诗般的决战中划上了句号。
发布于:天津市新宝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